2023年上半年,中國基層醫療領域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:全國新增注冊診所近3萬家,同比增長高達70%。這一數字,如同一股強勁的脈沖,清晰地標志著自2022年底《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》全面實施以來,長期被行政審批壁壘所束縛的醫療市場活力,正迎來一次集中的、井噴式的釋放。這不僅僅是數字的增長,更是一場深刻的制度變遷的縮影,是政府重塑與市場關系、推動醫療資源優化配置的關鍵一步。
1.從“審批”到“備案”:政府角色的深刻轉變
回顧診所準入制度的演變,是一條清晰的“簡政放權”路線圖。2021年7月,國務院在《關于深化“證照分離”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的通知》中,首次明確提出將診所設置審批改為備案管理。這一字之差的改變,背后是管理理念的根本性變革。過去嚴格的“審批制”,如同一位事無巨細的“總管家”,對診所的選址、面積、人員、設備等進行前置性的、近乎苛刻的實質性審查。這套制度在特定歷史時期對保障醫療質量有過積極作用,但其弊端也日益凸顯:流程繁瑣、耗時漫長,無形中為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設下了高門檻。
2022年12月,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制定的《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》正式出臺,為這項改革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。這意味著,在診所的“準入環節”,政府那只“有形的手”正在有策略地后移。開辦者只需提交備案材料,材料符合要求即予以備案,當場發放《診所備案憑證》。這極大地簡化了流程,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,體現了政府從“重審批、輕監管”向“寬準入、嚴監管”的現代治理模式轉型的決心。
2.打破壁壘與權力尋租:邁向更公平的起跑線
審批制最大的隱性成本,在于其為“權力尋租”提供了土壤。繁瑣的流程和審批人員較大的自由裁量權,可能將一種非市場能力——即“關系疏通能力”——異化為隱形的準入門檻。一些真正有技術、有情懷但缺乏“背景”的醫生或投資人,可能因審批過程中的拖延、限制或不透明因素而折戟沉沙。相反,部分資源背景雄厚的資本,卻可能通過非正常手段更容易地獲取準入資格。這顯然扭曲了市場競爭的公平性,使得醫療市場的競爭并非完全基于醫療技術、服務質量和經營管理水平。
診所備案制的核心優勢之一,就在于從制度設計上大幅壓縮了權力尋租的空間。標準的透明化、流程的簡化,使得準入過程變得像“登記”一樣簡單明了。它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號:開辦診所的核心競爭力,不應是“尋租能力”,而應是醫療專業能力、服務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。這為所有潛在的醫療市場參與者提供了一個更加公平、透明的競爭環境,讓“良幣”能夠順利進入市場,從源頭上促進了行業的公平競爭。
此外,從患者利益角度審視,審批制下的尋租行為最終會損害患者福祉。用于“疏通關系”的灰色成本,本質上會成為診所的額外運營成本。為了填補這部分成本,診所可能不得不通過提高藥價、增加不必要的檢查或提升醫療服務費用等方式,將成本轉嫁給患者。這不僅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,也破壞了醫患之間的信任關系。備案制砍斷了這條灰色的利益鏈,有助于讓醫療價格回歸更加理性的區間,讓患者享受到更純粹、更具性價比的醫療服務。
3.“放”不是“不管”:事中事后監管的“牙齒”愈發鋒利
當然,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,“備案”不等于“放任”。降低準入門檻,絕不意味著降低醫療質量與安全的標準。恰恰相反,備案制改革對事中事后監管提出了更高、更嚴的要求。政府的監管重心,從事前的“高門檻攔阻”,轉變為事中事后的“全過程緊盯”,監管的“牙齒”變得更加鋒利。
《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》為這套新的監管體系勾勒了清晰的框架:
即時核查與定期檢查:新備案診所將在45日內接受首次現場核查,確保其實際情況與備案材料相符。同時,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的常態化全面檢查,形成了穩定的監管壓力。
信息化實時監測:這是現代監管最有力的武器。各地正紛紛將診所納入區域衛生信息平臺,實現對執業活動的動態監控。
實踐已經走在路上。成都市要求診所在備案后3個月內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臺,通過電子病歷和處方數據的自動比對,高效、精準地查處超范圍執業、不合理用藥等問題。福建省搭建的“閩診通”系統,已接入全省6500余家診所,實時抓取和分析海量處方數據,利用大數據模型自動識別異常用藥和超量收費行為,讓違規行為無處遁形。安徽省霍山縣在2023年的高強度監管中,檢查診所近1500戶次,并輔以行政處罰和不良執業行為計分,展現了監管的嚴肅性與威懾力。
這套“備案即入庫、入庫即監測”的智慧監管模式,使得監管覆蓋面更廣、效率更高、針對性更強。它意味著,診所一旦完成備案,就進入了一個全天候、無死角的監管視野中。任何不合規的執業行為,都將面臨被迅速發現和查處的風險。
對于診所投資者和經營者而言,備案制時代帶來的是機遇與挑戰的并存。機遇在于,進入市場的道路變得前所未有的通暢;挑戰在于,生存和發展的游戲規則發生了根本性變化。過去,或許有人將大量精力用于“搞定”審批;而現在,所有的精力都必須投入到“搞好”醫療服務和“守住”合規底線上。
醫療質量、藥品安全、經營規范,這三者不再是貼在墻上的口號,而是診所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。投資者必須深刻認識到,在新的監管環境下,任何試圖通過違規操作來獲取利潤的短視行為,其風險成本都已被無限放大。一次超范圍執業、一張不合理處方、一項違規收費,都可能通過信息化平臺瞬間觸發警報,導致立案查處、罰款、計分甚至吊銷備案憑證的嚴重后果。
因此,成功的診所經營者需要完成一次認知上的升級:將合規經營內化為診所文化的核心。這意味著要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,加強醫務人員法律法規培訓,自覺規范診療行為和收費流程,主動擁抱信息化監管,將接受監管視為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契機。當經營者真正理解并做到這一點時,他們就會猛然發現,《診所備案制》在有效凈化市場環境、淘汰劣幣的同時,正給予那些專注、專業、合規的經營者一個最堅實、最溫暖的“擁抱”。在一個公平、透明的市場里,口碑和信譽將成為最寶貴的資產,合規經營者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持久的生命力。
最后,如果您的診所需要一款集線上預約、客戶管理、線上商城、進銷存管理、營銷管理、微信服務、數據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的診所管理系統,歡迎隨時聯系。
關注康博嘉微信公眾號
獲取營銷干貨和最新活動資訊